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左)亲自主持

3月18日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报告厅座无虚席,全国人大代表、更香茶叶公司董事长俞学文,北京市人大代表、更香茶叶公司总经理朱丽俐应邀做客中国农业大学名家论坛,与在场师生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以及作为一位农民企业家的心路历程。校长柯炳生主持论坛,学校党委副书记张东军和全校师生700余人共同听取了论坛,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十多年前,俞学文揣着仅有的2000元钱来到北京“闯荡”;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不仅拥有了规模宏大的茶企业。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农民出身的他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在荣誉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辛勤的付出?在当晚的论坛上,俞学文用最朴实的话语和师生们共同交流、分享“有机茶王的创业之路”。

成功更取决于后天的努力

俞学文出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小县城——武义县,小时候由于父母离异,18岁的他肩负起照顾两个妹妹的责任。贫困和家庭的责任使得他只念完了初中便到社会上“闯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先天不足”。

在这样的环境下,俞学文说:“我当时并没有怨天尤人,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发展起来、如何为家庭争口气、如何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他一直坚信只要后天的努力,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于是,18岁的俞学文便开始走上了艰难的打工之路,他曾经学过裁缝、养猪、养鱼、开拖拉机。“每接触一行,我就干一行学一行,把行业的东西弄懂弄精。”正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为他日后的创业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俞学文感慨地对同学们说:“相比我当年的情景,同学们现在的环境很优越、很幸福,只要大家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这样的信念和精神深深的鼓舞了在场的同学们,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信心比黄金贵!”俞学文激动地对场下的同学们说。进入社会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鼓励同学们,只要用心没有做不成的事;再大的困难只有要有信心,想办法就一定能克服和解决。

创业维艰 创新为重

俞学文抱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在整个创业的过程中,他总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别人有的东西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更要有”。正是因为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创新意识,俞学文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找到了“出路”。

1995年5月4日,俞学文揣着仅有的2000元钱来到北京。为了发掘市场,他骑着60元的自行车调研北京的茶叶市场。俞学文发现包装商机,“更香”礼盒包装曾经轰动一时,一下子就带来了100多万的收入。

当俞学文赚取“第一桶金”之后,他并没有停止脚步。从代理销售茶叶到自创品牌,俞学文成功地将“打品牌、创亮点”运用到企业的发展当中。经过市场调研,俞学文发现北京的茉莉花茶市场很具有潜力,人们对物美价廉的茉莉花茶需求量大。于是,他毅然决定到广西——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承包一间加工厂,俞学文严把质量关、扩大知名度,工厂生产出高质量、低价格的茉莉花茶备受好评,迅速占领了北京茉莉花茶市场。

一次偶然的机会,俞学文“结识”了有机茶。俞学文说:“有机茶不仅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发迫切的要求,更符合茶叶通行国际市场的标准规则。”这一次,俞学文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改变人们的饮茶习惯,把有机茶推向市场。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有机茶又一次大获成功,他因此被誉为“有机茶王”。俞学文表示,企业在未来会不断研发出新产品,不断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引领市场。

根抓在农村,叶发展在城市

“根抓在农村、叶发展在城市”俞学文将自己和企业形象比喻成一颗大树。他说:“自己是农民出身,自己的根在农村。”俞学文认为自己的发展离不开农村这片沃土:“我半年的时间在北京,半年的时间在老家农村。”俞学文不断发掘农村特有的资源,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带动自己的乡亲父老致富,推动农村发展。事实证明,他的这一理念成功打造了企业特有的“有机茶的绿色产业链——市场+公司+基地+承包人+农民”,这条绿色产业链带动了十多万农民致富,公司拥有100多家连锁店,年销售突破3个多亿。

有机茶绿色产业链迅速进入良性循环,形成了“顾客喝好茶,公司效益佳,村镇经济旺,农民有钱花”的多赢局面。更香公司这些年来实施“有机茶战略”,积极开拓有机茶市场,用市场拉动产业链循环,用城市带动乡村,最终让农民致富的做法,俞学文深有感触地总结为:“我们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正如朱丽俐所说:“我们想为农业企业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情、为中国的农民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情。”俞学文表示,身为农民企业家就应该担负起一种社会责任,发展农村、发展农业,“希望农大的同学们要有一颗责任心,对家庭、对社会要有一份责任感。”

抓住机遇是发展的关键

俞学文寓意深长的对同学们说:“要想成功抓住机遇很重要、意识很重要”。他饶有兴趣的和同学们讲述自己在两会上抓住机会和总理“对话”的经历,他说:“在所有代表都发言结束之后抢到了一个和总理汇报工作的机会真是不容易。”作为农民的代表,俞学文有很多话想说,他认为农民企业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程度不容易,农民企业再往前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只有抓住和总理汇报这个机遇,才能让总理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而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俞学文在现场就“两会”中提出的两点意见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他说,第一点意见是希望对中央财政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加大扶持力度,要改变以前的这个平均性的扶持方式。此外,国家政府要出台对农业企业的担保机制,解决对农业和农民企业贷款很难的问题。第二点是要把科技跟农业企业相结合,让农业企业加入到国家的科研院所去,走“产、学、研”的路子,让国家级的科研院所的成果取得尽快的科技成果转化。解决这个难题从而可以吸收更多的商业企业、工业企业、地产企业加入到这个农业队伍中来,为新农村建设、农民致富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俞学文相信:“我们的农民大有希望,我们农业大有希望。”

“有时候机遇在身边,看你会不会抓,关键是要有知识和头脑。”俞学文笑称自己是“新型”农民。他认为,新型农民要懂得经营、懂得技术,因此学习很重要,要不断地学习,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俞学文的眼里,学习时要与时俱进的,不管到哪个阶段学习都很重要,学习的悟性很重要,在学校和社会学到的东西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诚信”是打开成功的“金钥匙”

十多年创业的经验告诉俞学文要学会做人,他说:“农民与生俱来的纯朴和朴实,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做人,赢得别人的认可、尊敬和帮助。”他深有感触地说,只有认真与诚信,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帮助,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脚踏实地、独立地、真正地做出一番事业让别人认可,这就是“人格”。

对于同学们提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俞学文提醒同学们要有德有才、德才兼备。他表示,企业在用人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看这个人能否让企业放心,能否被别人信任。“诚信”是打开成功的“金钥匙”。

在近3个小时的论坛当中,柯炳生校长一直和同学们聆听农民企业家的创业史。在最后的提问阶段,他也结合同学们的问题与俞学文一同解答。在论坛结束时,他特别启示同学们:进入社会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抱怨;学会感恩,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承担责任,为家庭和社会解忧;要有独立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努力;要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中国农业大学校团委书记景发、食品学院分党委书记陈明海、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周茂兴等参加了论坛。

讲座结束,中国农业大学校电视台采访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代表向俞学文讲师赠送纪念礼品

更香茗茶
微信公众号
宁红集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更香宁红集团 本站支持IPV4及IPV6双向访问 京ICP备170347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