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在线tea提供)
新华网安徽频道4月16日电相对于宣纸、宣笔、徽墨等文房三宝的辉煌,宣城的茶叶有些尴尬,和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的名声相比,更黯然失色。可以说,资源优势独特的宣城茶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茶叶市场上没有取得和实力相称的地位。
品牌芜杂酿“内战”宣城茶叶产量大,牌子多。
各个县市区都产茶,各地无一例外都能列举一两个引以为豪的“县级名牌”。但在宣城市的对外宣传中,茶叶的推介往往被一笔带过,因为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品牌。
比如郎溪瑞草魁,旌德天山真香,绩溪金山时雨,还有泾县的涌溪火青和爱民翠尖,广德的太极云毫,宁国的黄花云尖和野兰香,当然还有宣州的敬亭绿雪和古雪剑芽。但是,谁是老大,没有定论。因此在通往市场的“长征”中,林林总总数不清的品牌互相掩盖、互相抵消,以至上海消费者不知道宣城还有茶叶。这和几年前宁国山核桃在沪的遭遇相似。
更让宣城人不能释怀的是,本来产于宣城的茶叶被苏浙沪的生产厂家低价收购,贴上他们的商标,便身价陡涨,自己却只能得到最低的利润。这样的事情在品牌经营时代,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而且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也是市场经济规律。
“鸡头文化”结苦果素有“万担茶乡”之称的宣州区古溪镇生产高山茶,茶园面积21000亩,都在海拔200米以上,茶叶风味独特,属天然“绿色食品”,尤其是“塔泉云雾”、“狮峰银钩”、“古雪剑芽”珍贵难得,后者还获得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然而,在这里同样存在着品牌繁杂的情况。4月10日,古溪举行第五届高山茶交易会,露面的茶叶品牌就有数十种之多。在向外推介时,镇里感觉抓不住重点。
“我们也想扩大市场份额,但是囿于财力”,古溪镇党委书记汪成清对记者说,现在大家都明白品牌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各种外部因素影响了市场开拓,包括品牌选择上的无所适从。
宣城市农经委经作站的茶叶专家、高级农艺师孙全基搞了几十年茶叶,谈到宣城市的品牌混战也是徒叹奈何。“对外只能推介一两个,不能多”,孙全基认为,“宣城市名优茶品种多,有必要整合。但是各县市区品牌实力相当,谁都想当老大,这是典型的‘鸡头文化’在作怪”,孙全基慨叹说。
其实,宣城市茶人早几年就开始考虑从宣城市的众多品牌中精心挑选一到两个名牌,向外重点推介,就像六安全力塑造六安瓜片、黄山重点只抓黄山毛峰一样。“我们采取赛跑的方式,谁冲在最前,谁就是主打”,作为宣城茶叶协会的理事,孙全基认为政府只能当裁判。
合作才能“共生”“自由竞争”当然是一个途径,但它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尸骸遍地的市场杀戮。因此,有人建议,成立茶叶行业协会或建立相关的组织协调机制,集中推出一两个品种,比如,敬亭绿雪或者涌溪火青。
敬亭绿雪作为宣城市多年的茶叶名牌,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品牌号召力。同时,联系到敬亭山在宣城市文化和历史中享有的特殊地位,可以发挥它的影响力。这一点可以借鉴浙江常州借天目湖做茶叶的经验。提起天目湖,常州人能扳着手指头数出一堆名词来: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天目湖砂锅鱼头、天目湖啤酒、天目湖茶叶……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250多平方公里的天目湖不但成为旅游胜地,还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品牌。据统计,与“天目湖”相关的产业利税额已占到当地的四分之一。反观自己,敬亭山也应该作为无形资产,附着到茶叶文化中去。
涌溪火青是一个老品牌。当初和我省的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平起平坐,同列“全国十大名茶”,但在前三者依然活跃的今天,因为产量太小,涌溪火青已逐渐淡出,蜕变成一般品牌。如果能挖掘这个品牌,推陈出新,它完全有可能成为宣城市茶叶的翘楚。
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异口同声提到宣城市茶叶是有竞争力的。2001年,宣城茶叶产茶6103吨,产值13225万元。这其中,名优茶2821吨,产值达到10911万元。这两组资料值得分析:其一,名优茶之外的那3282吨大路茶每公斤仅7元!其二,2821吨名优茶平均每公斤只有39元!这正说明,我们的路还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