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晚报:“祝你百事可乐,万事芬达,天天娃哈哈,月月乐百氏,年年高乐高,心情似雪碧,永远都醒目!”这句祝贺语,是今年春节期间转发率颇高的一则短消息,每句话中都包含一种饮料名称,既有趣又喜庆。不过,当炎炎夏日到来时,各饮料企业再也没法“百事可乐”,也没法天天“娃哈哈”了。无论是瓶装饮用水、碳酸软饮料、果蔬汁饮料、茶饮料生产厂家,还是牛奶、啤酒、咖啡、豆奶生产厂家,夏季的到来往往意味着“饮料大战”的开始。

茶饮料仍是市场主流

“果蔬饮料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南北市场不同”,张伟民说,始于2000年的茶饮料大战,今夏还要在上海开打。“你发现没有,现在很多人手里拿的不是可乐,也不是果汁,而是各种红茶或者绿茶饮料。”他说,茶饮料还是今年上海饮料市场的主流产品。不过,受相关产品的影响,茶饮料今夏的日子并不好过。张伟民分析,有多种因素给包括茶饮料在内的饮料市场增添了不确定因素:1、家用桶装水以每年20%的增幅进入寻常百姓家;2、各类瓜果货源充沛,预计今年市郊西瓜和外地西瓜产量在45万吨左右;3、家用空调进一步普及也要影响饮料消费。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中国茶饮料的创始者是上海三得利,该公司领导留学日本回来后,短时间内就打开了上海茶饮料市场,随后才有“康师傅”、“统一”等企业的跟进。这位人士介绍,在此之前谁也不知道茶可以包装起来冰着喝,而且上海市场很怪,三得利乌龙茶在日本和台湾分别用了10年和5年纔打开销路,“在上海仅用了1年时间”。

果蔬饮料异军突起

20年前说起饮料,仅仅指的是加了糖分和色素的汽水,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软饮料(不含酒精)企业达3000多家,仅去年生产的软饮料就达到105﹒43万吨。激烈的竞争迫使各厂家绞尽脑汁出新品,100年历史的碳酸饮料大户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遇到了中国对手:非常可乐和汾湟可乐,可口可乐不得不“四面出击”,既做主打产品,又做茶饮料,甚至扬言做豆奶和乳产品,最近还推出了针对儿童市场的“酷儿”果汁;只在为数不多的大城市中有销量的百事可乐,也不得不朝果汁方向发展。上海糖烟酒茶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1991年中国果蔬饮料的人均消费水平仅为0﹒33升/年,如今已达到人均1﹒38升的消费水平,也即在过去的十年中提高了318%。尽管成本较高、原料加工设备缺乏使这类饮料生产发展缓慢,但日益发展的经济正在使更多的企业进入这块市场。“统一”的“汇源果汁”,“康师傅”的“每日C”系列果汁,露露的“杏仁汁”等等,甚至国外的果汁企业都把果蔬饮料当作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的饮料。

其它饮料欲“分羹”

“瓶装纯净水的数据我们无法统计,企业太多了”,张略带遗憾地说。据中国财经网烟糖快讯报道,由于供应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目前中国估计有一半的瓶装水厂商在亏损经营。“上海饮料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张伟民说,“农夫山泉”占据了上海纯净水市场的大部分,“娃哈哈”、“获特满”紧随其后。除了上述提到的饮料外,其它饮料也将参加这场“战斗”。统计显示,各种软包装的牛奶、豆奶等市场占有率在扩大,目前已占上海饮料市场的10%以上。专家认为,一般而言,软饮料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进入相对比较容易,因此竞争特别激烈。与此同时,包括上海梅林在内的几家上市饮料公司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资源和品牌优势,所以,尽管今夏上海饮料市场将打得如火如荼,但本地饮料企业能参战的并不多,很多企业只能看着别人在家门口打仗。

记者观察:

饮料战打进“夫妻老婆店”

饮料战最直接的表现是广告战。年初,当地铁一号线与轨道交通明珠线之间的地下商铺开张时,饮料厂家就打起了这些商铺的主意。不用仔细找,你就可以发现许多商铺的店招换成了“康师傅冰红茶”或者“统一冰红茶”,“康师傅”财大气粗,一口气包揽了7家商铺的店招制作,“统一”则在2家商铺门楣上,挂起自己的店招。“康师傅”上海服务中心解释,只要这些小店月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额,企业就可以给他们免费制作店招;“统一”说,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小店形像,也让企业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有意思的是,虽然街头为数不少的“夫妻老婆店”安置着“乐百氏”的广告店招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非常可乐”的阳伞,这两家饮料企业都宣称自己独家创立这种广告方式。上海糖烟酒茶商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伟民说,从以往情况推断,今年上海饮料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外各知名品牌饮料厂商在推出新品、打出新广告的同时,利用各种方法抢占市场,除“夫妻老婆店”外,大众传媒、灯箱、横幅、传单等传统方式仍将大行其道,此外,“价格战”、“抽大奖”等促销活动也将掀起饮料市场的波澜。

更香茗茶
微信公众号
宁红集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更香宁红集团 本站支持IPV4及IPV6双向访问 京ICP备170347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