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在线tea提供)

中新社杭州四月二十日电题:浙江茶农积极应对欧洲技术壁垒

中新社记者阮加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浙江省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但是,当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品尝WTO带来的种种好处时,这个因为中国“入世”而将受惠最多的沿海省份就感受到了WTO作为一柄双刃剑的巨大压力——欧洲国家最近纷纷调整进口茶叶检测标准,将严重挑战浙江作为中国最大茶叶出口省份的领先地位。

欧洲是浙江茶叶进出口公司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种茶、制茶技术上最有力的挑战者。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入世”不到三个月,欧洲许多国家就将进口茶叶中氰戊菊酯的农残限量标准由每公斤零点一克提高到了每公斤零点零五毫克;“林丹”、“赛丹”和有机磷类农药还将列为今年需要特别关注的农残检测项目。

由欧洲制定的近似苛刻的这些检测标准,尽管使浙江茶叶出口的难度增大,但似乎没有引起人们想象中的恐慌。

分布在浙江西北部的这些茶农,祖祖辈辈以种茶为生。他们生活的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广泛沉淀的黄壤土和乌砂土非常适合优质茶树的种植、生长。富阳的鹳山龙井、西湖龙井不仅色泽绿翠、汁液浓郁、香醇持久,也因为这里的茶农习惯施用农家肥而久负盛名。

这种源远流长的种茶传统显然为浙江茶农应对欧洲的标准变故增强了信心。为适应欧洲对进口茶叶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方面实行的更严格的技术标准,浙江茶农开始着手改良茶树品种。

富阳市作为浙江省的重要产茶区,于今年年初即加大力度重点推广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和优产高质基地建设技术,加强茶树嫁接换种技术示范,对现有有性品种茶通过换种改植和嫁接改造。因此,世界主要产茶国普遍推行的茶树无性良种化步伐在浙江也得以大大加快。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茶叶的品质。”一位在鹳山上种了三十年茶的老农说。

在茶叶的品质管理方面,浙江明显地走在了前面。他们不仅全面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用以施放有机肥为主的栽培方法;并且,严格执行茶叶采摘、加工、包装和储运等无公害操作规范,极大的强化了质量抽检、成份检测、监督管理等农业执法手段。在整个浙江省,无公害茶生产面积迄今已突破二十五万亩。

这一点,在中国已倍受关注。中国农业部原部长何康在接受采访时说:“浙江茶叶特别是龙井茶的品质非常好。只要继续坚持无公害、无污染、利保健的生产方向,欧洲调整进口茶叶检测标准的挑战就会转化为一种动力。”

作为中国在WTO框架内发展出口茶叶产业战略的关键部分,浙江大部分茶园已列入国家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区。这无疑为浙江茶农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提供了又一个契机。

中国农科院茶叶专家沈培和先生指出,相对于斯里兰卡、印度这些茶叶出口大国十分严格的茶叶生产分析标准,浙江肯定还有差距。但是,如果浙江能够发挥传统的种茶、采茶优势,顺应欧洲新技术标准,浙江的茶叶出口量完全有望达到中国出口量的一半。(完)

更香茗茶
微信公众号
宁红集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更香宁红集团 本站支持IPV4及IPV6双向访问 京ICP备170347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