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北京3月3日讯(特派记者 李敏 梁国瑞 余家锋) 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前夕,位于中苑宾馆的浙江代表团住地,一片忙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俞学文在房间踱步,对自己将要提交5个议案和9个建议反复斟酌,进行修改。

这位从武义走出的、北漂13年的农民致富带头人,本次两会将目光投向了随父母在北京上学的40.4万名外地来京子女的高考命运上。捏着自己调研摸底形成的《关于放宽户籍对高考资格限制以解决社会矛盾的建议》,他向浙江在线记者讲述了提交这份建议的初衷。

全国千万名“移民二代”不能就地高考

10万人!这是每年在北京上学、但因户籍所限不能参加北京高考的学生数字。

“加上全国其它城市的数字,全国估计不下千万。”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说,教育不公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

截至2007年底,仅随父母在北京上学的外地来京子女就有40.4万人,占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三分之一。

而据统计,2006年以来,因户籍问题无法在北京报名参加高考引起诉讼、自杀的民事和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

为防“高考移民” 移民二代成为“牺牲品”

近年来,社会上对“高考移民”的争议由来已久,于是,几乎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针对高考移民出台的政策规定“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具有3年当地学籍”。

但“学籍”与“户籍”挂钩的双认证政策,使不少学生因户籍限制无法参加北京的高考,又因学籍年限不足而无法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最终,他们成为现行高考政策的“牺牲品”。

“不是他们不努力不优秀,而是高考与户籍挂钩的政策成了压在他们头上不可逾越也无法突破的天花板。他们因此要么不得不成为留守儿童,要么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辍学回家。家境较好的则被迫出国留学。”俞学文称这些孩子是“被抛弃的群体”。

现行的“学籍+户籍”高考政策下,这些“移民二代”正成为没有未来、也没有归属感的“无根的群体”,他们既不能融入当地城市主流参与公平竞争,又难以回归原籍,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被趋向游民化、边缘化和被排斥化。甚至有些孩子从小在心里埋下仇恨的阴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互相纠缠,他们有可能倾向于扼杀自己,报复社会。

俞学文代表还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上海市与外省市户籍的未成年犯人数比值在6:4,到2005年的比例已经达到3:7,即10个少年犯中有3个上海籍、7个外省籍的。

应放宽户籍对高考资格限制 学籍地应即为高考地

俞学文代表说,未来学生户籍、学籍分离状况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进一步增加,现行的高考资格与户籍挂钩的政策不仅剥夺了这些学生的合法权益,也明显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国家鼓励人才流动,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也是严重抵触的。

俞学文代表分析,中国的教育非常复杂,全国各地教学体系不同,教材千差万别,让孩子们离开他学习生活的城市与学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去参加高考,这既是对孩子们的极大不公、极大不负责任,也是缺乏人文关怀的。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将会产生更多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教育部出台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指出“省级招生委员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中就读一定学习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正是在教育部给定的框架下,上海、天津、深圳、广西等地已经开始放宽条件,允许持有《工作居住证》一定年限人员的子女在当地高考。

“浙江在京经商工作人员的子女有数万之多,因为不是北京户口,还要回到浙江去高考,怎么能够适应?”俞学文代表建议进一步放宽户籍对高考资格限制。借鉴上海、天津等地的做法,可按照居民在当地工作、居住和纳税的年限或者子女上学年限等条件来划定界限。通过实施更加灵活的制度来缓解高考资格限制问题,从而更加切合中国教育的实际需求。

更香茗茶
微信公众号
宁红集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更香宁红集团 本站支持IPV4及IPV6双向访问 京ICP备170347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