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从欣赏的角度上,焙火轻的茶偏重在「茶香」的享用,焙火重的茶,偏重在「茶味」的享用。

42.在饮用的口感上,焙火轻的茶有如清蒸、清炒的菜肴,焙火重的茶有如红烧的菜肴。

43.成茶加工的第三类型是「掺和」。就是把喜欢的枝叶花果与茶拌在一起冲泡,例如将洛神花切碎与红茶掺在一起就是所谓的「洛神红茶」,将薄荷叶与清茶掺在一起就是「薄荷茶」。

44.综观前面所谈论到的,造成茶各种不同风味的有四大制造过程:第一是茶青,第二是发酵,第三是揉捻,第四是焙火。学理上,这四大过程的各种方式都可以实行在各类茶上,但如果两项手段间的功效是相违背的,我们自然不会采用。

45.「焙火」是让茶变得比较低频、老成的制茶手段,所以一般只会使用在叶茶类,因为采嫩芽为主的芽茶类,其目的在制成秀气、女性化的茶,通常只「干燥」或加「覆火」,而不「焙火」。

46.市面上所听到的茶名都是茶叶制成品的商品名称,如龙井、碧螺春是不发酵、轻揉捻、不焙火的芽茶类;清茶是轻发酵、轻揉捻、不焙火的叶茶类;冻顶是轻发酵、中揉捻,轻、中焙火的叶茶类;铁观音是中发酵、重揉捻,中、重焙火的叶茶类;白毫乌龙是重发酵、轻揉捻、不焙火的芽茶类;红茶是全发酵、重揉捻、不焙火的芽茶类……,这些制茶方法交织成天下各式各样供我们饮用的茶。

47.为什么龙井会这样作、冻顶会那样作?并不是茶叶专家先订定规范,然后各地茶农依样生产,而是各产茶区依其习惯制成各式茶叶商品在先,茶叶专家才归类整理成有系统的制茶方法。所以各种分类只是为便于大家对茶的认识而已。

48.茶叶的名称,有因「产地」命名的,如龙井(原产于中国杭州龙井);有因「品种」命名的,如铁观音(其原料品种就叫铁观音);有因「汤色」命名的,如红茶;有因「茶性」命名的,如清茶(茶性飘逸);有因「外形」命名的,如珠茶(外形成珠状)。另外有一些纯属分类上的名称,如花茶(熏花加工过的茶)、紧压茶(将茶蒸、压成饼、砖状等);春茶(春天采制的茶)、夏茶(夏天采制的茶)……。

49.茶树品种与茶的制成种类有没有绝对的关系?没有。重要的是制造方法,但是哪些品种制成哪一种类的茶比较讨好是有经验可循的,每个地区的茶叶研究单位都会提供资料给生产者。

50.有些品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铁观音、水仙、佛手,人们就特别为它制成一种茶,而且以它品种的名称作为茶商的名称,如上述三种品种制成的茶就称为铁观音、水仙、佛手。

51.我们常看到茶树长成矮树丛状,这是人们为了采摘方便将他修剪成的,如果任其生长,大部分品种可以长得像棵大树,这时就要爬上去才能采到「嫩芽」或「嫩叶」了。

52.矮丛状的茶树,采摘过后要修剪,下次才有整齐的嫩芽或新叶可采。如果发芽得很整齐,即使用机器采收也不至于老嫩相差太多。

53.矮丛状的茶园,必须维持在人们腰际以下的高度,一次一次地采收,一次一次地修剪,日子久了,如过了八年十年,枝叶愈来愈细愈密,制成茶的品质就会下降,这时可从地面20公分左右高的地方,除基干外全部剪除,让茶树重新长出新枝。

54.茶树生长的环境会形成茶叶特殊的风味,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东南部武夷山,茶树长在风化的砾质壤土上。这里的茶喝来就有股「岩味」,这一山区的茶也就统称为「岩茶」。

55.常被应用的茶树品种有些是传统性品种,如上述的铁观音、水仙、佛手;有些是人工改良的新品种,如在台湾茶界最近常挂在嘴边的2027就是新品种的代号,由于香气很明显,所以广受欢迎,「金萱」是它的俗名。

56.有一种制造红茶很有名的品种叫「阿萨姆」,是原产在印度阿萨姆省的传统品种,现在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制造出来的红茶,滋味很强烈,汤色很艳丽。

57.有些茶树的叶子长得很大,如上述的阿萨姆,称为大叶种;有些长得比较小,称为小叶种。有些茶树制造出来的茶,在香味上显得很细致,有些却又显得很粗犷。这也是造成茶叶形形色色的原因之一。

58.不同季节也会造成茶不同的风味,如春天,尤其是早春,最适合制造不发酵的绿茶;晚春或是秋冬的季节,最适合轻、中发酵的茶,如清茶、冻顶、铁观音之类;夏天,最适合重发酵的白毫乌龙与全发酵的红茶。

59.理论上各种季节都可以制造各类茶,「春茶」就是春天采制的茶,「夏茶」就是夏天采制的茶,「秋茶」、「冬茶」亦复如此。所以您不能向茶行的老板说:「我要买春茶」,老板不知道要拿哪一种类的春茶给您。

60.一般说来,海拔高一点,气候凉爽一点地区的茶树,制成茶的品质会好一些,所以喝茶的人常夸口说他喝的是「高山茶」,但也有一定的限度,不能高到会下雪下霜的程度,以台湾而言,800~1200公尺左右已属高山茶的产区。

61.高山茶的叶子比较厚,喝来的滋味比较甘滑而少苦涩,但如果日照不足,尤其是在日光萎凋的时候,那制成的茶,香气会显得不足,这也就是喝茶的人常说的「滋味」与「香气」如何不同的例子之一。

62.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大约可归纳成十项,前面提到过a.「地理的环境」,海拔高一点的好;b.「品种」,要选用适合所制茶类的品种;c.「树龄」,矮丛状的茶树采摘太久后枝芽太密影响品质;d.「采摘部位」,该以嫩芽为主或以成熟叶为主?而且老嫩程度要力求一致;e.「采制季节」,春天好就春天采制,夏天好就夏天采制。

63.影响茶叶品质的第六个因素是「气候」,好天气才能做好茶,阴雨的天气是制不成好茶的,若绵绵细雨下了半个月,不采,茶青又老了,只有含泪采茶。

64.同样茶园,同样气候,采摘时间不同也影响成茶的品质,露水未干所采的所谓「早茶」、太阳下山以后所采的所谓「晚茶」,都没有这两个时段间所采的好,但蒸青绿茶较不受限制。这「采摘时辰」是影响茶叶品质的第七因素。

65.「施肥」是影响茶叶品质的第八因素,土地原本就肥沃的最好,施有机肥料比化学肥料要好。不用化学肥料、化学除草剂、杀虫剂的「自然农法」,最被鼓励应用于茶园的耕作。

66.「制茶技术」是影响茶叶品质的第九因素,好的茶青给技术优良的师傅制作才相得益彰,各茶区经常举办「制茶比赛」或「优良茶比赛」,其目的就在此。

67.影响茶叶品质的第十因素是「储存」,先说买回来茶叶的储存:要用无杂味、能防潮、不透光的专用罐子装妥,放在阴凉的地方。我们做过试验,同一包茶一半用罐子装,一半用塑料袋装,放在同一个地方,一个月后泡给大家喝,没人相信那是同一包茶。

68.「储存」之影响茶叶品质,除买回家的「存放」外,另一个因素就是初制后,从事精制,这段时间的「储存」。它让初制完的茶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再次「覆火」,这样可让茶叶品质更加稳定,利于长期存放,此项在34条曾经谈过。

69.前面41条谈过早春最适合制造如龙井、碧螺春等绿茶,所以每年「清明节」左右,卖茶的地方就会贴出「明前龙井上市」等广告,意思是说清明节以前的早春龙井上市了,但是没有人会贴「明前铁观音上市」的广告,因为铁观音等叶茶类要采开面成熟叶,没有抢早的道理。

70.不同制茶方法塑造成不同风格的茶叶,绿茶如婴儿,像一片秧苗,生命力很旺盛的样子;清茶如少年,像一片草原,活泼有朝气;冻顶如青年,像一片森林,能扛重责大任;铁观音是壮年,像崇山峻岭,是阳刚茶的代表;白毫乌龙是温柔的女性,像一片玫瑰花海,是阴柔茶的代表;红茶如慈祥的妈妈,有如一片秋天的枫树林。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