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茶史 荷兰人在1645年就提到台湾有野生茶树。 清代在1722年官方记载,于中部水沙连(今埔里、日月潭一带)地方有山茶发现。 嘉庆年间(1796-1820)有柯朝者从福建武夷带回茶树,种在北部山区,并互相传植。到1860淡水开港(北京条约),1866英商 John Dodd 在买办李春生协助下引进安溪茶种,劝导淡水农户种植,收购至厦门烘制销往澳门;二年后并请来福州、厦门师傅在大稻埕精制乌龙茶外销(其精制厂原预订设在艋舺,因该地排外,乃改设于大稻埕)。1869年Dodd首批乌龙茶由淡水销往纽约,大受欢迎,Formosa Tea(当时的唛头) 从此扬名海外。1873年五家洋行停止采购,乃转运至福州熏花改制包种茶,销往南洋,至1881年泉州同安茶商吴福老来台北设源隆号制造包种茶 (此为台湾制造包种茶的起源)。此后分别由外商掌控番庄乌龙茶对欧美的市场,国人行销包种茶对南洋的市场。
大稻埕与茶 大稻埕原为平埔族居住地,1853年顶下郊拼,下郊转往大稻埕发展,加上淡水河上游日渐淤积,大稻埕得淡水河通运之利,成为新兴商业都市。淡水开港后,洋商聚集,而因John Dodd的拓销,茶叶逐渐成为台湾最大宗出囗经济作物;到1872年大稻埕己有Dodd,Tait,Brown,Boyd,Elles 五家洋行竞购台茶外销,也因此在1884年法舰攻淡水,大稻埕得免于被炮击。1887年台湾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大稻埕开铁路、航道,划分一部份为外侨居留地,1889年下令成立「茶郊永和兴」的公会组织,茶商李春生与林维源共筑千秋、建昌二街(日据时期称港町、今之贵德街),出租给洋商,这期间为茶业在大稻埕的鼎盛期,也因此带动初期大稻埕的急速发展。
今日还可见的往日足迹 从甘谷街110年历史的茶商公会大楼及供奉的茶郊妈祖、贵德街的「锦记茶行」、民生西路的「新芳春茶行」、西宁北路现为全祥茶厂的「南兴茶行」旧址、甘州街由李春生兴建的「大稻埕长老教会礼拜堂」、贵德街的「李春生纪念堂」、重庆北路的「王有记茶行」存有焙茶用的「焙笼间」、焙笼、装茶的竹篓???等,可见到茶业走过的轨迹。附带一提,板桥林家、台泥辜振甫先生(大裕茶行)和己故新光吴火狮(新光公司)都曾从事茶业,辜、吴还曾为本市茶商公会会员。
抚今追昔 历史殷鉴默默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并以经验引导我们走向末来。 1895年日本占台,茶仍为主要出口产物,1937年茶出囗值占总出口总值百分之三十九(五十年平均约占30%),但因日后红、绿茶崛起,新竹等地大型精制厂出现,加以战争时期外销量锐减,及布商、米商的抬头,光复前,茶已不是独霸大稻埕的行业。到光复后茶出口再度复苏,至民国62年茶出口达23,500吨最高峰(以绿茶18,600吨占最大宗),此后即一路减少,到民国80年进口6千吨,出口5千吨,进口茶开始大于出口茶,此后茶外销渐走入下坡,至89年统计进口茶12,235吨,出口茶 3,024吨,进口量大于出口量9,211吨,台湾显然已是茶叶进口国。 综观近五十多年来,台湾由农业转入轻工业,水泥、纺织、塑料、营建等百业兴起,及至近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电子工业,都市重心由淡水河边转往东区发展。更因工资、地价的上涨,制造成本上扬,大稻埕仅存有合法茶厂登记的由当初一百多家减到只剩三家。当然这是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茶业也由外销导向转为注重内销市场的需求,零售茶商四处林立,但是由于交通方便,茶交易重心又移往各产茶区,市区茶商的生存日益困难。 话虽如此,近年来由于健康饮食的盛行,及国外(包括大陆)一股对清香乌龙茶的需求力量,茶商的另一个春天似乎快要到来,这个趋势的扭转,与潮流的引导,必须集合群体茶商的力量才能达成,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目前有些同业正在寻求各别市场的突破,已有初步成效,我们茶公会也正希望集合整体同业的力量,开展新的需求市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