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以后,随我国大片国土的沦陷,当时我国茶业的贸易和 有关政策,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因此,尽管其时环境艰苦,我国在这 个阶段的茶叶贸易、生产和科研、教育,仍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
如上海沦陷后,我国茶叶出口市场转移香港,1938年6月, 财政部颁布了第一次战时产业统制的“管理全国茶叶贸易办法大纲” ①,由财政部贸易委员会主办茶叶的对外出口业务,在全国推行茶的 统购和统销。这一改革结果,不但革除了过去茶叶贸易特别是出口贸 易的诸多陋规,减少了中间剥削和洋行延期付款扣现等旧弊,使广大 茶农和茶商得到很大好处;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出口贸易。如193 8和1939二年,我国茶叶出口额、出口价格都比往年要高,是年 茶叶出口创汇,在全国所有出口农产品中,也是首屈一指。后来日本 实行海上封锁,我国从香港出口受阻,在贸易机构和政策上,才不得 不又多次进行调整。 据吴觉农先生当时对茶叶统购统销和自主贸易的肯定,其成就“ 最堪为茶业界所注意的”,就是“外销红绿茶的分级的厘订” ②。过 去洋行或代理商收购茶货,完全据当年该国总部通知而定,而我国内 地茶商,则又都是根据去年出口茶类的数量、价格收购,故历来出口 供需不能协调。实行统购统销后,贸易委员会一面以国外需要规定内 地生产数量,并在内地收购规定农商利润,去除了过去中间栈商从中 抬高抑低的流弊。为了定价收购的公平,并在中央提高品质的主管政 策之下,实行优质优价,因此对品质的改进,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为了贯彻和实施贸易委员会的全国茶叶贸易管理大纲,财政部贸易委 员会与浙江、安徽等有关各省,还订立了茶叶运输合约,领导各省茶 叶的管制生产。这时,各产茶省也相应成立了茶叶管理处或局,负责 茶业的各项改革和行政管理工作。这些改革和机构的建立,不但稳定 了当时的茶叶生产和贸易,而且对于出口茶叶进一步支援抗战,也起 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其次,在这一时期前期,茶叶合作事业,也取得了突出的发展。 上面说过,制茶合作社由吴觉农等先生倡导,战前在祁门、平水等茶 区便取得了较大成绩,抗战开始后,随爱国热情的高涨,我国闽、浙 、皖、赣、湘、鄂等省的合作事业,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以浙江 为例,据陈观沧先生回忆,1938至1939二年,浙江全省合作 事业的发展,宁治台区7县,共成立制茶合作社73个,社员422 6人,组办茶厂9家;温处区4县,建社32个,社员4240人, 设厂15家;遂宁区三县,建社29个,社员3572人,办厂1家 ;接近敌占区的于潜、孝丰、昌化、临安、分水、富阳等县,也建社 23个,有社员4645人 ①。至1941年,浙江制茶合作社达3 07家,社员人数总计达27805人。是年贸易委员会茶业处处长 吴觉农到衢州万川筹办东南茶业改良总场,率中茶公司大批技术人员 直接参与遂安、淳安、开化的合作运动,使这一茶区合作事业,更取 得了满意的成绩。据统计,是年东南茶业改良总场等共集中精制各社 毛茶17028担,当年各茶厂的箱茶,均由中茶公司收购后转运香 港出口。在日寇侵略的严峻形势下,合作社无疑对茶户和小商是一种 有效的保障。吴觉农对其时遂淳茶区的合作有这样评价:“这一工作 的展开,使遂淳区的绿茶品质大为改进,茶农利益增加,全区的组织 完成,创合作社新记录。” ①其他对茶叶质量的提高,可以说是合作 社成立后的普遍现象。但至1942年,浙江由于日寇在沿海和沿浙 赣线发动进攻,人民流散,茶园荒芜,茶厂被毁遭劫,一度兴起的合 作热衰落下来了。其他各省,非遭日寇战祸,也因中央补助经费停发 等由相继烟散了。
由于上述战时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社会上对茶叶科技人才的 需求也越来越大,过去各地讲习班形式培养的学生,办办停停,人数 、质量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所以,这一时期在茶叶专业教育上,也 出现了不少新的发展。
如抗战时期,我国茶叶改由香港出口后,负责办理这一业务的富 华公司,应统购统销的急需,就首先在香港和上海招收20余人,经 几个月的培训,即把他们派到了内地工作。1940年中茶公司改组 以后,亦招考过高级及中级茶训班一次。至于各省特别是安徽、浙江 二省的茶管处、改良场、茶厂,也分别招收过类似的训练班。这是应 急性的一种就业教育。对这批人如吴觉农所说,他们在后来的“行政 及技术方面多有贡献”。关于农校和茶校茶学专业开设的情况,除1 935年福安开办的茶校和前面提过的湖南修业职业学校茶业班(后 迁安化茶区)继续存在外,在福建崇安也办了一所初级茶业学校;1 940年,方翰周在江西婺源改良茶场内,创办了一所茶业职工学校 (1947年迁修水改名为修水茶业学校);1940—1944年 ,安徽省在徽州农业职业学校内,也增设茶叶科,“学制三年,共办 了两期” ①。茶业中等教育是战前即有,但高等教育则是这一时期的 新出。抗战期间出现的茶业大专班,有1940年英士大学特产专修 科所附设的茶业专修班;东南“第三战区”在崇安筹办的苏皖技艺专 科学校的茶业科(后因经费等由,招收的20多名学生后并入福建省 农学院继续学习)和复旦大学茶叶组。复旦大学茶叶组,是我国解放 前最有影响也是唯一的一所本科专科并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茶叶 高等教育机构。1940年春,复旦大学内迁重庆,校方和财政部贸 易委员会茶叶处、中国茶叶总公司三方协商,决定在复旦大学内同时 设立茶叶系、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研究室(后因当时主管教育的部门认 为茶叶乃一种作物,面窄不宜设系,才改称为组附在农艺系),其经 费主要由中国茶叶公司负担,学生毕业,也尽先由中国茶叶公司选用 ②。复旦茶叶组第一年在西南和东南分区招收本科和专科各二三十人 ,1942年毕业的20多名专科生,均由中茶公司任用,抗战期间 为茶叶战线培养了不少茶叶技术骨干。
在茶叶科研上,这一时期和教育一样,也有不少发展和成绩。前 面提过,在30年代初期和中期,在我国沿海和中南的长沙高桥,江 西修水,福建崇安、福安,湖北羊楼洞,浙江嵊县三界等地,就建立 了一批茶叶改良场厂。抗战军兴以后,除在西南如1939年在贵州 湄潭,1940年在昆明宜良、凤庆顺宁等地继续兴建了一批这样的 茶叶改良示范单位外,1941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在浙江衢县成 立了东南茶叶改良总场,1942年迁址福建崇安,改名为财政部贸 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 ①。这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茶叶科学的专业研究 所。
上述各地的这些改良研究机构,在当时物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 下,艰苦奋斗,不同程度地都积累了一批发明和创造。以制茶和茶叶 加工机器为例,这时在湖北、云南各地有较大推广的“木质揉茶机” ,人力、畜力可以两用,就比引进的印度、日本同类机器,克服了动 力限制。再如安化茶场设计的筛分机,使用灵活,非舶来者可比;祁 门茶场制有萎凋柜、足踏茶筛及特置加温萎凋室;婺源茶场的木质筛 分机、发酵加温箱及烘筒代替锅炉②。
但这些还只是改良场厂的一些技术改良。崇安茶叶研究所的科学 研究情况,陈观沧先生对该所1942—1944年茶树栽培、茶叶 制造、化验和推广方面,有一个很完全的记录,因这具体反映也代表 了当时我国茶叶科学研究的水平,这里我们不妨选录如下:1.栽培 方面。
①育种试验。分鉴定、选育、创新三个科研途径,对茶叶品种、 单本选择、武夷名丛性状、开花习性、茶树遗传因子等等进行了系统 的研究。
②繁殖方面。对播种、压条、扦插等法及茶籽储藏、播种期等进 行了试验。
③生理试验。如茶树日照、茶树抗寒与制茶品质关系的研究。
④栽培试验。对水仙树型剪定、茶树剪枝日期以及摘花、摘果等 项目的研究。
⑤病虫害试验。对武夷山茶树煤病以及茶蚕和茶毛虫等当时茶区 盛发的病虫害进行研究和调查。
2.制造方面。 ①品种试验。分别在崇安、安溪两地进行。各茶树品种制造红茶 、绿茶(眉茶、珠茶、龙井、莲芯)、青茶(乌龙茶)的适制性试验 。
②红茶、绿茶、青茶的制造方法试验。
③红茶分级及碎切茶试验。分别在祁门、崇安、福安进行,同时 向全国红茶产区征集样品进行红茶分级拼和试验。
④包装储藏试验。
⑤制茶机械的设计与有关试验。
3.化验方面。
①生化研究。如茶叶分级化学标准的探讨、岩茶制造过程中水分 变迁研究。
②工业试验。如咖啡硷的提炼,茶叶杂料制造等研究。
③肥料试验。如厩肥、树叶肥田、天然肥料的各种比较试验。
④土壤研究。如土壤盐基饱和度、武夷茶岩壤调查研究。
4.推广方面。
主要有办理茶树更新、调查统计和编辑出版书刊这样三方面工作 ①。
关于调查统计和书刊出版我们不加多谈,这里仅就茶树更新稍展 开一说。因为这一点和其前的统购统销,是战时茶叶改革的两大茶政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封锁海上,我国海运茶叶出口中断 。为避免茶园荒芜、救济茶农生活,也为战后茶业复兴积蓄元气,吴 觉农先生高瞻远瞩,提出“幼树留蓄,壮树继续采制,老树则彻底更 新” ②的“茶树更新运动”。茶农更新的经济损失,由中茶公司出资 补贴,具体组织、办理,由崇安茶研所和茶树更新运动指导处负责。 从1942年春天开始,至1944年底结束,3年中共维护了10 余万亩茶园,更新了1000多万的茶丛。这一数字,与原先计划是 无法比拟的。但原计划第一年中茶公司就应出资1000万,3年完 成;但实际3年中只收到中茶公司300万元。所以,上述数字,有 人形容“不是用钱,而是用工作者的心”完成的。因为经费等诸多原 因,运动计划受挫,一波三折,没有完成原定的目标,说以失败告终 也可以。但是,正如吴觉农指出,除维护了10万亩茶园外,“尚育 成茶苗200万株,并完成浙、闽、皖、赣四省外销茶区土壤调查” ;另外,在推行更新之区,使茶农普遍地获得更新的知识,这更是无 法以钱来衡量的。所以,这一运动在更新本身可能成绩不怎样大,但 其在技术和技术推广上的意义,是深远和应当肯定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