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支持力度的日益加大,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已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大有好转。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免除,解决了农家孩子“少有所学”的难题,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病有所医”和“老有所养”的问题。农民从心里感谢党,感谢政府。
“农村现在的硬件设施已越来越好,学校的校舍改选好了,各种教学设施也很齐全;农村医疗机构网络也建立起来了,如果有好的教师、医生,那就更好了”。在农村,我们经常听到这一句话。
“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始终是党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今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农村的学校建好,使优质教育资源不要都留在城市,让好的教师到农村去支教。”当前,农村教育、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基本健全,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逾加突出。农村教育、医疗机构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农村卫生院只有设备没有合格医生的现象十分突出,导致许多农民不能去可以节省医疗费用的家门口医院,却长途跋涉到费用更高的县及县以上的大医院就医,从而加大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很多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也由此陷入了“缺人才——发展缓慢——经营困难——更缺人才”的恶性循环。
农村教育、医疗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培养农村医疗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努力消除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差别,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上的公平性,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议:
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育、医疗类普通高校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及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医生到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学校、卫生院工作,充实农村教育、医疗卫生队伍,切实为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有效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结构。
二、继续开展基层在职教育、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快全科教育、医学人才培养。建立面向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基地,促进面向农村基层培养教育、医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在短期内解决农村基层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的有效机制。有计划地对乡村教师、医生进行在职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培训所需费用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共同承担。
三、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省市等上一级学校、医院对县级学校、医院对农村学校、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持力度,积极帮助基层培养技术骨干和实用型技术人才,以提高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员的素质,努力增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后劲。同时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县、乡镇学校、卫生院引进人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