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茶农间作模式下经济流、能流状况的分析
姚生汉王秋华姚大庆王泰成
摘要: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有机茶的茶农间作模式与常规单一种茶模式进行能流、经济流比较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深化立体复合种植模式的理论研究,为理论上探讨茶叶的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有机茶;经济流;能流;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X384;S571.1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Energy Flow and Economic Flow in Intercropping Organic Tea and Crop Pattern
YAO Han-sheng et al(Anhui Province Shexian Country 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onitoring Center245200),Agro-environment & Development,1999,Vol.16(4)pp:34
Abstracts:Analysis of energy folw and economic flow in the intercropping organic tea-crop pattern and the cropping single tea pattern is carried out by contrastive analysis method in the article.The theory of stratifying and complex planting pattern is ulteriorly quantificationally deepened.As a result,the scientific basis is provided for theoretically searching into tea planting pattern.
Key Words:Organic tea;Economic folw;Energy flow;Contrastive analysis
1歙县有机茶开发状况
歙县地处亚热带北缘,物产丰富,环境清新,开发有机食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茶叶是歙县主要经济支柱,全县茶园面积2万hm2,年产干茶1000 t左右,为全国之最。为了通过开发有机食品提高农业的效益,歙县以茶叶为突破口,以生态试点村——深渡镇新杨村为切入点,进行了有机茶的开发。新杨村位于新安江畔,是一个以林、茶、果为主的山区行政村,这里生态环境优越,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村里的干部和群众对开发有机茶也有兴趣,于是便在1995年选择海拔高500 m以上,前3年未施化肥农药的4 hm2等高种植连片茶园,经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当年便成功地开发出高品位、纯天然、无污染的“玉霜有机茶”,同时成立了“歙县玉霜有机茶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到1998年已有30 hm2茶园通过有机食品管理部门的审查,成为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年产茶11000 kg,产品价格高出同档次茶叶的20%以上。
有机茶园采用茶农间作模式,在茶行间套种玉米、红豆、绿豆、绿肥等作物,尽可能建立茶—粮、茶—果—粮、茶—绿肥等多种立体生态模式,既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又避免了单一种植的弊端,减少了作物病虫害。有机茶在生产过程中禁用化肥,完全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生态,增强了土壤活性和可耕性,有利于保水、保肥。对于病虫害,则采用以生物、物理、机械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茶园采用等高种植,也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
2能流分析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人所控制和管理的生态系统,其能量流通途径和流量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系统的调控和管理。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实质是对其施加除太阳能之外的附加能。由于控制和制约着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是太阳能之外的各种辅助能,因而在进行分析时侧重点在于这些辅助能源,无需将太阳能计算到总输入量中[1]。
2.1方法
目前能流分析方法有统计分析法、输入/输出分析法、过程分析法三种[2]。统计分析法是依据统计资料确定单位产值输入的能量需要量,据此将经济统计资料变换成能量资料而进行能量分析;输入/输出分析法通常在一些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中有关于某一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消耗,从而可追溯出基本能量的消耗;过程分析法是首先确定为制造某一最终产品所需要的过程,再对其中的每一过程进行分析以确定该过程的能量输入值,将所有各过程的能量输入相加,即为该产品的能量需要量。本文采用输入/输出分析法与过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2.2程序
在进行两种模式的分析时,首先需要确定该种植系统的边界。为了方便,以单位耕地面积(667 m2)为基本单位,然后确定主要成分及相互关系。这里以农作物为主体,它的输入成份包括燃油、电力、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人力、畜力等属于化学和机械能源[3],作为有机肥的人畜粪便和还田的作物秸秆等则为生物能源,输出部分包括主要的目的产品及粮食和作物秸秆,其数据列于表1。
2.3结果与分析
为确定的输入和输出的量转换成能流量(通过能量折算系数),其结果也示于表1。
表1每667 m2茶农间作模式与单一种茶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比较kg
投入项 | 茶农间作生产系统 | 单一种茶系统 | ||||
量 | 系数 | 能值(kcal) | 量 | 系数 | 能值(kcal) | |
劳力(h) | 544 | 515 | 280160 | 504 | 515 | 259560 |
畜肥 | 1000 | 1421 | 1421000 | 500 | 1421 | 710500 |
饼肥 | 140 | 4362 | 610680 | |||
人粪尿 | 1000 | 750 | 750000 | |||
碳铵 | 100 | 2040 | 204000 | |||
尿素 | 25 | 14300 | 357500 | |||
菊酯类农药 | 0.105 | 49020 | 5447.1 | |||
机械 | 0.384 | 20172 | 7746 | 0.384 | 20172 | 7746 |
电力(KW*h) | 100 | 860 | 86000 | 100 | 860 | 86000 |
燃料(柴炭) | 150 | 8000 | 1200000 | 150 | 8000 | 1200000 |
玉米种子 | 1.5 | 3950 | 5925 | |||
红绿豆种 | 0.25 | 3950 | 987.5 | |||
红花草种 | 0.5 | 3800 | 1900 | |||
合计投入 | 4364398.5 | 2830453.1 | ||||
产出项 | ||||||
茶 | 50 | 3900 | 195000 | 45 | 3900 | 175500 |
玉米 | 40 | 3950 | 158000 | |||
赤绿豆 | 15 | 3950 | 59250 | |||
玉米秸秆(鲜) | 750 | 3431 | 2573250 | |||
豆秆(鲜) | 150 | 3604 | 540600 | |||
红花草(鲜) | 1250 | 1037 | 1296250 | |||
地下根(鲜) | 200 | 420 | 84000 | |||
合计产出 | 4906350 | 175500 | ||||
产投比 | 1.12 | 0.06 |
注:此表为1995-1997年3年平均值 |
由表1可以看出,在连续3年的种植中,从能量的产投比看,有机茶的茶农间作模式为1.12,而常规单一种茶模式为0.06,前者比后者高出17.7倍。说明在有机茶的立体复合种植生态系统中,由于增加了农产品与农业生物的种类而使该系统的物种数增加并大大增加了能量转换率;另外,间、套种的豆科绿肥作物,因为具有固氮作用而较稳定地增加了N源,使茶叶增产约11%;而空间的立体利用,由于充分利用了光、热等自然资源,因而也就提高了土地、物质和能量这三个方面的转化率。在多年生的茶叶生产系统,虽然无法轮作,但通过间套作增加作物种类,也使之变成了高效稳定的生产系统。
3经济流分析
生态农业建设除了注重生态效益,更注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为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更加开放,稳步向市场经济迈进,目前国际市场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正不断增加,形成一股潮流,国内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很大。本文在能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考察其经济流的循环效益,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果进行诊断,从而为更合理、更科学地组织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3.1方法
经济流的计算方法类似于能量流的计算,通过与能流分析相类似的方式,将两种模式的投入、产出数据列于表2,从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投比及667 m2毛利润情况对系统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表2每667 m2茶农间作模式与常规单一种茶系统经济投入产出比较kg
茶农间作系统 | 常规单一种茶系统 | |||||
量 | 单价 | 价值(元) | 量 | 单价 | 价值(元) | |
投入项 | ||||||
劳力(h) | 544 | 1.25元/h | 680 | 504 | 1.25元/h | 630 |
畜肥 | 1000 | 0.06元/kg | 60 | 500 | 0.06元/kg | 30 |
饼肥 | 140 | 2.0元/kg | 280 | |||
人粪尿 | 1000 | 0.04元/kg | 40 | |||
碳铵 | 100 | 0.54元/kg | 54 | |||
尿素 | 25 | 2.0元/kg | 50 | |||
菊酯类农药(mL) | 105 | 4.5元/35mL | 13.50 | |||
农具 | ||||||
机械 | 0.384 | 27.6 | 0.384 | 27.60 | ||
电力(KW.h) | 100 | 0.90元/度 | 90 | 100 | 0.90元/度 | 90 |
燃料(柴油) | 150 | 0.30元/kg | 45 | 150 | 0.30元/度 | 45 |
玉米种子 | 1.5 | 1.60元/kg | 2.40 | |||
红绿豆种 | 0.25 | 6.0元/kg | 1.50 | |||
红花草种 | 0.5 | 5.0元/kg | 2.50 | |||
合计投入 | 1229 | 940.10 | ||||
产出项 | ||||||
茶 | 50 | 50.0元/kg | 2500 | 45 | 30.0元/kg | 1350 |
玉米 | 40 | 1.6元/kg | 64 | |||
赤绿豆 | 15 | 6.0元/kg | 90 | |||
玉米秸秆(鲜) | 750 | 0.04元/kg | 30 | |||
豆秆(鲜) | 150 | 0.05元/kg | 7.5 | |||
红花草(鲜) | 1250 | 0.04元/kg | 50 | |||
地下根(鲜) | 200 | 0.20元/kg | 40 | |||
合计产出 | 2781.5 | 1350 | ||||
产投比 | 2.26 | 1.44 | ||||
毛利润 | 1552.5 | 409.9 |
注:此表为1995-1997年3年平均值。 |
3.2结果与分析
(1)由表2的数据看出,在连续3年的种植中,经济上,有机茶的茶农间作模式平均产值4.20万元/hm2,毛利润2.33万元/hm2,产投比为2.26,而常规单一种茶模式产值仅2.03万元/hm2,毛利润0.61万元/hm2,产投比为1.44,前者比后者产值、产投比分别提高106%、57%。在有机茶的茶农间作系统中农民的收入比常规单一种茶系统可增收1.71万元/hm2,增加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究其原因,从表2不难看出,在有机茶的茶农间作生产系统中,虽然新杨村用了一种价格较高的饼肥,单此一项投入就达0.42万元/hm2,故使茶的成本比常规单一种植方式高,但由于前者的茶叶产量比后者高11%,且品质好,口味高,因而其产值也就从1350元/667 m2提高到2500元/667 m2,再加上前者在茶行中套作了玉米、豆科、红花草等作物,使整个生产系统产出增加,产值达4.17万元/hm2,相当于后者的2.06倍。实际上,在一般的有机农业中,因不允许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只能用农家肥,劳力虽增加一些,但成本是普遍降低的,说明有机茶种植中降低成本还是有潜力可挖的。比如用生物菌肥来代替饼肥,不仅有很好的增产效果,而且可明显地改良茶质。
(2)由于没有使用化学农药和实行套种,茶田的病虫害减少,天敌增加,生态平衡维护较好,以致不管是春茶还是夏、秋茶都无需治虫,所以农药费省下了。虽常规单一种茶系统反映出来的农药投入成本不高,能量消耗不大,但仍可进一步削减,且有助于提高茶叶质量,保护人体健康。特别是作为饮料作物的茶叶,据中国农科院茶研所调查,某些地区由于茶叶过量施用农药而造成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致使某些人认为“饮茶就好象饮农药”,确实有害于健康。某些化学农药虽然效果明显,具有高效、杀虫面广等优点,但长期使用也会使相当一部分害虫产生抗性,而运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在有机农业系统中运用轮作、套作等生态技术,维护生态平衡,有益于天敌数量的增加,病虫害问题将得到缓解,既改善了环境,提高食品质量,又可增加农民收入。
作者简介:姚生汉,男,1963年毕业于徽州农业学校,现任歙县生态农业办公室副主任,歙县农业环保监测站站长,农艺师。毕业后一直在基层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在杂交水稻推广、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建设、有机食品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作者单位:姚生汉姚大庆王泰成(安徽省歙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歙县245200)
王秋华(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
参考文献:
[1]闻大中.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方法(三).农村生态环境,1986,(2):48~50.
[2]闻大中.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方法(一).农村生态环境,1985,(4):51~56.
[3]闻大中.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方法(二).农村生态环境,1986,(1):54~55.
[4]李正方.有机食品生产综合技术.中国生态农业,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12.
(收稿日期1999-6-1)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